欢迎访问江苏省微生物学会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江苏省微生物学会_官方网站
  •  当前位置首页 > 会员中心 > 单位会员名录
    会员中心
    入会指南
    注册登录
    单位会员名录
    个人会员名录
    文件下载
     
    单位会员名录
    南京师范大学
    发布时间:2017-09-18 00:00:00      浏览次数:2080次

        

         南京师范大学坐落在六朝古都南京,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江苏省属重点大学、江苏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它的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该学堂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后历经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时期;其另一源头为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后发展为私立金陵大学,1951年与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曾称私立金陵女子大学)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在原南京大学、金陵大学等有关院系的基础上组建南京师范学院,校址设在原金陵女子大学校址。1984年改办成南京师范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行列。2000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目前,学校正着力建设“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名家大师辈出,文化底蕴深厚。李瑞清、江谦、柳诒徵、郭秉文、李叔同、张士一、陶行知、陈鹤琴、吴贻芳、孟宪承、杨贤江、徐悲鸿、高觉敷、罗家伦、潘玉良、张大千、唐圭璋、傅抱石、陈邦杰、陈洪、吴作人、李旭旦、孙望等诸多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曾在此主政或执教。目前更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在此潜心耕耘,著书立说,培育后学。经过一代又一代南师人薪火相继、身教言传,历史性地生成了“严谨朴实”的学术品格,育就了“以人为本”的厚生传统,砥砺出“团结奋进”的拼搏意识,塑造了“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学校以“正德厚生、笃学敏行”为校训,形成了“严谨、朴实、奋发、奉献”的优良校风。

        南京师范大学拥有仙林、随园、紫金三个校区,随园校区有着“东方最美丽的校园”之美誉。学校占地面积2009906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053697平方米。设有二级学院26个、独立学院2个。共有在职教职工3213人,专任教师189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555人,副高级职称68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9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名,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3名,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2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名,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教学名师3人,国家 “万人计划”人选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3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3人。共有在校普通本科生16763人,其中师范生3951人。在校研究生共10830人(学术型6212人,专业型461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246人,硕士研究生9584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籍生5216人。图书馆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总建筑面积44605平方米,馆藏纸本文献总量349.24万册,电子数据库106个。校园里拥有2 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充分发挥“211工程”建设的主导作用和学科学位点建设的龙头作用。目前拥有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10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5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3个。2011年成立研究生院。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不含一级学科覆盖)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不含一级学科覆盖)10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8个,本科招生专业(含专业类)7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学科已涉及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门类。7个学科在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进入全国前十,5个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

        南京师范大学不断推进“厚生育才”战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拥有国家精品课程1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5门、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7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门、全国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示范课程1门,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相应课程“精彩一课”11门,国家特色专业8个,“十二五”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21本(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7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2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各1个。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为优秀,被列为江苏省内本科自主招生试点单位;学生在“挑战杯”等全国竞赛中多次获得特等奖或一等奖,4篇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南京师范大学积极实施“顶天立地”战略,科研成果追求原创,力攀高峰。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全国妇联妇女与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江苏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各1个。近些年来,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4项、863计划主题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4项;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和《自然》上发表第一作者单位论文6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第一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6项、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第一单位),10部专著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文库”,科研成果入选200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我校教师主持、历时8年修订的点校本《史记》,入选《光明日报》“2013十大文化亮点”和《中华读书报》“2013十大文化事件”。

        南京师范大学坚持协同创新,主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贡献。拥有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4个,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江苏新型高端智库1个,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3个,江苏省委宣传部省级重点研究基地2个,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含培育点1个)、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1个、江苏省老年学研究基地1个;江苏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培育点1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11个、工程研究中心6个,江苏省工程实验室6个,江苏省渔业重点实验室2个,江苏省科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个。依托优势学科和重点研究机构,并通过在地方建设一批卓有成效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成了一批富有自身特色的产学研合作领域。鼓励教师开展应用对策研究,积极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

         南京师范大学一贯重视与海外的交流与合作,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学校是改革开放以后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大学,是国家设立的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对外汉语教学基地、首批华文教育基地和港澳台地区幼儿教育培训基地;设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南京基地、法国文化研究中心及南京法语培训中心、意大利文化研究中心等国际性研究和教学组织。在美国北卡罗来那州立大学、佩斯大学和法国阿尔萨斯大区建有3所孔子学院。与13所海外大学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海外学习计划学校49所。与世界上33个国家和地区的192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聘请外国专家400余人,其中长期专家56人。有来自133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1600余人。

        南京师范大学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求卓越,不断优化现代大学制度,整体推进学校事业发展。学校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厂(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先进集体”、“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进集体”、“全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全国高校节能工作先进单位”、 “全球优秀孔子学院”和“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首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 “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江苏省国防教育示范学校”、“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江苏省留学回国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江苏省园林式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新的发展时期,南京师范大学将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内涵式发展,稳步提高办学质量和协同创新能力,为江苏省早日实现“两个率先”,为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数据截止日期: 2017年5月12日)


     

    江苏省微生物与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省微生物与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于201011月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陆玲教授任重点实验室主任。依托于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与生物技术研究所,在原资源微生物与菌肥重点实验室基础上建设,设有生物学一级学科江苏省重点学科、微生物学博士点,也是江苏省微生物学会挂靠单位。实验室于201312月顺利通过验收,并被专家一致认为优秀通过验收。实验室团队目前承担了多个国际微生物相关杂志的常务编辑,现有中国菌物学会副理事长、理事2人,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1人。实验室成员近年来承担了江苏省微生物学会理事长、南京微生物学会理事长,江苏省生物学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等职务;获得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三八红旗手等多个称号。随着近10多年的学科、重点实验室以及工程中心的建设,南京师范大学微生物研究所通过人才引进、选留和在职培训,使学科梯队的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呈现学历高层次化、人员年轻化、知识结构多学科交叉的良好格局。凝聚和吸引一批杰出创新人才和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形成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学术水平高、协同攻关、集成创新的科技创新团队。已经成为我省微生物生物技术的研发和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重要基地,利用微生物功能基因资源也为江苏新能源、生物医药和现代农业服务,为建设绿色、环保、生态江苏服务;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实验室目前承担了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理科基地人才项目以及江苏省优势学科的支持。近年来在PNASNucleic Acids Res,Trends Microbiol, MBio, PLOS Genetics, Mol Microbiol,Appl Environ Microb,Biochem JJ Biol ChemBioresource Technol等国际SCI收录学术期刊发表系列论文并申请和授权专利20多项。

    基于实验室团队多年来的研究工作积累,根据当前国内外学科发展的最新趋势及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体现机制创新以及突出重点和学科优势的角度,确立聚焦了以下四个主要研究方向。

    1)真菌功能基因与基因组学研究;(2)微生物生态学及黏菌资源;(3)微生物转化作用与生物活性物质研究; (4)病原微生物与宿主互作


    上一篇: 南京师范大学生科院
    下一篇: 没有了
    友情链接:
    中国微生物学会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江苏公众科技网  江苏民政网 南京师范大学 
       
      Copyright (c) 版权所有  江苏省微生物学会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文苑路1号(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电话:025-85891895  邮政编码:210023      E-mail:jswswxh@163.com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2023001803号-1      技术支持:南京网站建设公司-成旭通  

    您是本站第633727位来客!